为了融合世界各国技术和市场力量推动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24年7月18日,由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主办,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会等组织参与协办的“2024全球新能源智能汽车技术创新大会”在深圳南山后海夫子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本届大会旨在打造一个海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核心技术交流平台。本届大会吸引了超过500名观众现场参与,并有超过25000人次观看了本届大会的线上直播。
大唐恩智浦作为深耕新能源领域多年的企业,应邀出席了大会,发表了演讲”一种实时检测电芯内部温度的创新BMS方案“
在此演讲中
我们首先带领大家
了解大唐恩智浦的概况
01
关于大唐恩智浦
大唐恩智浦
大唐恩智浦(大恩芯源)是一家中国汽车半导体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我们紧跟国家战略,聚焦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开发电池管理芯片,为实现核心器件国产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多年来我们深耕技术研发领域
自主开发特色电池管理芯片
凭借专有的技术和知识
我们不仅布局了四大类核心IP群
还形成了近100项发明专利
能够持续平台化迭代新品
历经这些年
我们立足自主研发
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
尤其是核心产品电池管理监测芯片
以独特的技术优势EIS
获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02
EIS
EIS检测技术就是测定不同频率下的扰动信号和响应信号的比值,得到不同频率下阻抗的实部Re、虚部Im,然后将他们绘制成奈奎斯特图.
也可以通过实部和虚部得出模值和相位角,然后绘制成波特图
奈奎斯特图和波特图都是常用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大唐恩智浦提出了
结合EIS的创新方案
可以实时检测电芯内部温度
为汽车热管理,超快充,
热失控预警等提供有力的数据证明
创新方案实现在线EIS监测的原理
EIS测试是如何实现的?
给电池电极两端施加一定频率的电流激励,采集电池电极两端对应频率的电压波动,经过数字处理就可以得到电池在该频率下的交流阻抗,把不同频率下的交流阻抗绘制成EIS图。
EIS反映电池的哪些参数?
电芯内部温度、SoH、析锂、机械损伤等都有较密切的关联,可以通过芯片检测出的EIS参数来实现相关的功能应用。
大唐恩智浦创新方案
目前最常见交流阻抗谱设备是几十万一台的电化学工作站,但仅用于实验室,无法在线应用于车载/储能
大唐恩智浦半导体将交流阻抗谱检测功能集成至电池管理芯片,以实现在车载和储能上的在线应用。
大唐恩智浦一颗芯片顶几十万设备
03
创新方案的商业价值
集成在线EIS阻抗监测功能的DNB11xx系列BMS芯片,可以为电池提供电芯下线检测、电芯热失控管理、故障电芯检测、在线SOH检测、电芯回收二次利用、无线BMS远程诊断等功能。
双重温度检测
DNB1168可利用交流阻抗监测功能来实现电芯内部温度快速检测。相较于传统的NTC(热电偶)方式,交流阻抗监测功能可提供堪称秒级的内部温度检测,更真实的反应电芯当前内部真实温度,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安全的保障。
热失控预警
当电芯内部发生剧烈反应时,内部温度会明显高于外部温度,温差越大,热失控风险越大。
基于内阻估算的电池内部温度相比外部NTC检测方式更快速更准确,可以将电池的热失控扼杀在早期阶段,可以很好地解决电芯热失控检测难题,保障新能源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
在线SOH检测
EIS功能的DNB系列芯片,可实现在现阶段仅限实验室条件中的电化学工作站的功能集成至Pack中,从而实现基于电芯内部机理老化程度的真正SOH估算,相比基于容量的估算方法,我们的方案具有颠覆性优势。
电芯生产下线筛查
一套系统可同时筛查几百颗电芯,帮助客户实现更好的电芯品质管控。用芯片替代电化学工作站,实现电化学工作站无可比拟的经济性。
结构精简
大唐恩智浦旗下DNB116x方案将eCCS嵌入式电池连接系统,采样板直接贴在电池busbar,这可以有效节约用料与空间,并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组装工作。与传统电池多串方案相比较,DNB1168解决方案摒弃NTC和其他外围电路设计,芯片内置温度传感器,可在减少外围器件使用、降低系统BOM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高系统集成度。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空间问题,更好地适配CTP、CTC、CTB技术,助力合作伙伴将动力电池的利用率提高到极致。
电池护照
根据《欧盟新电池法》的规定,未来新的动力电池及工业电池,必须具备碳足迹声明和标签,以及数字电池护照才能进入欧盟市场。
大唐恩智浦DNB系列AFE芯片可以在电池生产阶段嵌入电池内,记录电池电化学成分、制造信息等一系列电池相关的参数和唯一信息,实现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及碳足迹追踪。
04
下一代智慧芯片预告
大唐恩智浦的下一代芯片
可以实现真正的电池间零线束
做到了节省空间
易于装配和维护
更是国内首次提出的无线智慧电芯的方案
-END-
此次大会不仅为
大唐恩智浦提供了
一个展示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也为其与全球汽车行业同仁的
深入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宝贵机会
未来
大唐恩智浦将继续秉持技术创新
和用户需求导向的理念
不断推动无线电池管理的优化升级
为新能源汽车
和无线智慧电芯的发展
贡献更多力量!